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介绍 > 正文

防汛沙袋布料哪里有卖的

  辛勤劳作的农民、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外务工的青年、经营小店的老板……他们本是一群最最平凡的人。

  但当洪水肆虐了村庄和田地之时,也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等不靠,积极自救,成为了守护家园的英雄。

  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抗洪一线的群众力量。

  新洲

  水产养殖户咬紧牙关生产自救

  新洲区是武汉水产养殖大区,全区渔业养殖水面总共25.6万亩,稻田养虾面积2.23万亩,总量占武汉全市四分之一。

  6月30日至7月3日,新洲区遭遇了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强降雨:全区平均降雨338.2毫米;境内举水、倒水、沙河三条河流及其支流水位,全线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其中举水在9小时内猛涨5.58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47米。

  截止5日11时,受灾面积达12.92万亩;东半区的凤凰、三店、潘塘等6个街镇渔业养殖面积几乎全部被淹。初步统计,成鱼损失达2.2万吨、小龙虾损失1357吨,渔业生产用房459座,渔业设施损毁2千余处,直接经济损失达2.83亿元。

  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惨重的损失,新洲水产养殖户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咬紧牙关,积极自救。

  虾没了还有稻

  前来新洲调研的省水产局纪委书记叶建刚,在查看了武汉楚韵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龙虾受损情况后,问起董事长宋学东下步如何打算。

  “虾没了,还有稻!”宋学东言语中充满信心。

  宋学东的550亩虾稻田是1日零时开始被淹的,水势之猛,他始料未及。

  眼下正是成虾上市旺季,头天晚上下的10笼虾,准备第二天赶早卖个好价,不想5个小时后去收网,全部虾笼已不见了踪影,等到水退找到虾笼,笼中小龙虾经洪水猛冲,早已闷死一半。

  “今年投苗70万元,眼下就等着数票子了,一场大雨,13万斤成虾非死即逃,至少损失200万元。”宋学东痛心疾首。

  一声叹息过后,宋学东望着被淹的虾稻田,语气平静地说:“想办法,做好下面的事!”言语中透着坚定和信心。

  宋学东指的“下面的事”是他正带领员工在做的事:清理被水淹过1米深的办公区和仓库。300亩优质水稻田清沟排涝;“每亩能搞1400元,去年卖了36万斤,今年准备搞42万斤。”宋学东还准备把他的水稻做成品牌。修好被洪水冲毁的虾田沟港,防逃、防盗网,为明年下虾苗做好准备。记者看到,虾饲料已在仓库里重新堆码整齐。300亩优质水稻田正清沟排涝。

  临走,武汉市水产办主任毛汉琦叮嘱:“搞好自救!”

  宋学东大声回答:“放心!”

  忍住泪不气馁

  刚见到程友生,他正面对750亩鱼塘发呆,眼里还噙着泪。

  1日夜里,程友生所在的三店街七里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水,顷刻间,他的鱼塘和建在鱼塘边的农家乐被水冲毁。

  “前两天,听说鱼饲料7月1日要涨价,一下子买回30吨,哪料到洪水会这么快就来了,都被冲了。”程友生情绪略显激动地说。

  2009年,程友生携200万元打工钱回乡创业,经过几年在水产养殖行业打拼,承包了450亩鱼塘,办起了农家乐。正当他准备一展宏图时,一场灭顶之灾从天而降,大水几乎卷走了他的全部家当。

  一时间,程友生几乎绝望。

  怎么办?

  “先加固池埂、堤坝,防止再次溃口或冲毁。现在,我最需要的是草鱼苗,数量在50至80万尾。”在经过短暂的悲痛后,程友生又展开了他的养殖规划。

  一度怕他“想不开”而担忧的妻子,和他一起清理起曾被水淹的农家乐、饲料仓库。

  据新洲区农委水产办主任程冰11日介绍,目前,全区94家水产养殖合作社、500家水产养殖大户,根据各自不同受灾情况,纷纷采取不同形式自救;溃口大堤全部封堵,堤坝进行了加固,对退水鱼池、虾池采取消毒并严格检验。

  

  连日来,鄂州市华容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抗洪抢险,在五湖加固大堤,多次排除隐患,安全度汛。

  黄梅

  3万务工人员返乡抢险

  

  黄梅太白湖王二房村段抢险中,从杭州返乡的王亚洲(右)潜入水中,摸清管涌的洞口。

  江湖水猛涨,黄梅告急!

  广东务工的回来了!福建当老板的也回来!武汉工作的也回来了!

  这些黄梅籍人纷纷返乡,扛沙袋,堵管涌,做义工,只为家乡的那一份安宁。

  来自黄梅县政府的消息说,截至目前,该县参加抗洪抢险的群众达90多万人次,其中有3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加入抗洪救灾大军。

  小小90后,也有大担当

  昨日,太白湖蔡山镇王二房段,1991年出生的王华锋,和王二房村党支部书记王金琼一起,对此前加固的堤段进行重点查巡。自6月29日从东莞返乡以来,这两公里的堤段,王华锋记不清走了多少次。

  7日,太白湖蔡山镇王二房段,由舟桥旅、当地村民、企业员工组成的400余人抢险队,给3处管涌口加固。王华锋站在齐胸的水中,接过村民递过来的沙袋,投向身旁的水域。

  抢险期间,王华锋和另外3个务工返乡的90后小伙伴,多次跳进齐腰的水中,扛沙袋,堵管涌。他们四人同在东莞打工,平时在不同的建筑工地,有空经常聚在一起。得知家乡受灾,村里老人都亲临一线,急缺年轻劳动力,王华锋提议回乡,4个小伙伴结伴回到黄梅。“我们年轻,在建筑工地也扛过沙袋,这点苦算不了什么。”王华锋说。

  军人的血性,驱使我返乡

  17日,黄梅县太白湖考田河堤发生溃口,需在溃口下游处的杨太公路紧急加筑子堤。36岁的梅章红,扛着沙袋,穿梭在抢险大军中。

  梅章红于2006年退伍后,在江西从事园林土方工程。7日,听说家乡黄梅发洪水了,特地从外地赶回来。

  当日,龙感湖逼近保证水位,抢险队伍正在对湖口闸附近一处较矮的堤段加高。家乡住所的小区,也被雨水淹没,梅章红没来得及安顿好妻儿,就直奔龙感湖西隔堤。“退伍10年了,但关键时刻,军人的血性还在骨子里。”梅章红自豪地说,许多退伍军人也多次参加抢险,感觉又回到了军营。

  生意做得再大,乡情不会减

  17日,黄梅县太白湖考田河堤发生溃口,孔垄商会防汛突击队前往支援。近两日,突击队忙着在孔垄镇上疏通水道。

  自汛期以来,孔垄商会防汛突击队已经多次出动。商会秘书长邓宝林是孔垄镇吴河村人,早年在外打工,后在福建投资建筑业。汛期来临,家乡遭遇洪水威胁,他放下生意从外地赶回。“各位兄弟大家好,近期连续暴雨使家乡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我们孔垄热血青年拟成立孔垄青年号抢险突击队,用实际行动扛起保卫家乡的责任!”7日,邓宝林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出号召,一支上百人的抢险突击队当天就组织起来。

  次日一早,突击队前往西隔堤的南周碾防区,大家顶着烈日铲土、扛土袋,一直忙到傍晚。邓宝林的妻子、儿子、女儿也加入了队伍中。

  邓宝林的行动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抗洪救灾,他说:“不论生意做得有多大,我们外出人员对家乡的感情不会减弱,今后只要一声令下,我们还会继续上堤抢险。”

  孝感

  保卫家园,人人都应出份力

  府澴河猛涨!汉北河猛涨!老观湖猛涨!19日以来,受第六轮强降雨影响,重重洪峰肆虐,孝感市多地出现漫堤险情。

  危急关头,党员干部带领下的各乡镇、村组群众,成为最早赶至现场的“突击队员”,共同筑成团结一心的抗灾力量。

  这力量,不讲条件,冲锋在第一时间——

  19日清晨7点,安陆市王义贞镇的理发店老板郭镜林,没有像往常一样开门营业。他匆匆买了件雨衣,跳上摩托车就赶往4公里以外的四里冲水库。他刚接到老家村里的电话:地处梅花村上方的四里冲水库,水位暴涨,已接近漫堤,汛情告急!

  四里冲水库位于镇东北部,坝高22米,水面与集镇的落差高达48米,就像搁在集镇上方的一个“澡盆子”。一旦破堤,脆弱的土坝必然倒塌,位于下游的中心集镇岌岌可危。

  一起赶到现场的,还有100多名附近村民。梅花村的前任村支书何国华已62岁,与年轻小伙子比着与洪水赛跑;石门村村主任高应海,6月底刚做完肾结石手术,同样一趟趟吃力地来回搬着沙袋。他说:“身体是小事,稳住四里冲水库,才能保住我们自己的家!”

  这力量,不计得失,凝聚民间智慧——

  22日,孝南东山头107国道抢通现场,与武警部队官兵抢险路段相邻的,是来自孝南区西河镇的100多位突击队员。75岁的胡长发最年长,头天下午4点,一听说国道告急,就连忙赶到这里。

  拼速度,自然赶不上隔壁的武警战士,不过,他们筑的防线很有特点:是个上窄下宽的斜面。朱岗村村副主任李金芳介绍,根据大伙的经验,这样的形状可将挡水防线筑得更牢,不易冲垮。

  21日凌晨,当孝南区澴河东堤出现剅管穿顶险情后,正当武警官兵尚未赶到、大家束手无策之时,家住堤旁的季庙村73岁的潘改清挺身而出,因年轻时做过水产生意、熟悉水性,自告奋勇将绳子系在腰上,下水试探。很快,就在河堤往下约2米处,找到了漏水点,用铁锹做下记号,为1小时后赶到的60多名武警官兵成功抢险打下基础。

  这力量,心系家园安危,彰显责任担当——

  老观湖水位不断上涨,24日更刷新到29米的历史最高纪录。24日在应城二中安置点看到,义和镇张孝松等60名被转移到安置点的村民,23日起,就自发申请返回村里,参加加固老观湖堤防。

  从安置点到堤上约30公里,他们靠着摩托车和三轮麻木,从23日晚一直干到昨日凌晨3点才回到安置点,清晨7点又出发,直到下午2点才回安置点吃饭。

  “保卫自己的家,人人都应当出份力!”这是2孝感临空经济区闵集乡太平山村黄春荣、黄金文等村民共同的心声。当时,他们正挥汗如雨抢修被水毁的马太公路。

  五峰

  不等不靠 积极开展自救

  

  张泽仲在村民帮助下开展自救

  7月19日至20日,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五峰县,采花、湾潭、傅家堰、牛庄等多个乡镇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房屋坍塌,交通、供电、通讯等中断。

  7月21日,在采花乡的宋家河、苦竹坪、长茂司等村,洪水已经退去,交通、电力、通讯正在逐步恢复,受灾村民正积极开展自救。

  上午9时许,室外温度接近30℃。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宋家河村1组,72岁的冯运凤在进村公路上清扫泥土和碎石。

  “遭了这么大的灾,总要做点什么,不能只顾自己。”已经清扫道路近1小时的冯运凤说。

  “只有尽快把路抢通,外面的人才能进来帮助我们,救援不能等不能靠。”村民黄仲恒表示。

  19日晚,黄仲恒家房屋被洪水冲毁,但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独自开着挖掘机来到灾区现场清理塌方。连续作业一天半后,抢通了8公里道路。

  和黄仲恒一样,长茂司村的彭中舜也在灾后第一时间自发展开抢险。他将自家的1台挖机和1台铲车送到了塌方一线,协助当地政府抢通道路。此外,他还将3辆私家车也“贡献”出来,帮忙运送武警官兵,运输救援物资。

  

  村民在被冲毁的猪棚前晾晒饲料

  在宋家河村5组,10余位村民自发来到同村的张泽仲家中,帮其晾晒玉米、清理房屋。暴雨引发山洪,将张泽仲的217头生猪冲走,仅有的5亩农田也全部被毁。

  “洪水一下就来了,我眼睁睁看着辛苦饲养的生猪被冲走,一点办法也没有。”回忆洪水到来的那一幕,张泽仲和女儿张松松泣不成声。

  洪水来时,村民王业超的摩托车也被冲走,但他拉上妻子跑向张泽仲家中,帮其抢救回了近40头生猪。“都是乡里乡亲,能帮的就尽量帮。”王业超说。

  据当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暴雨造成采花乡31户87间倒塌,135户344间农房受损。截至21日晚6时,采花乡电力、通讯、交通已基本恢复,当地政府派出了4个小分队共18人进入了10个村1个居委会,组织村民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阳新

  洪灾过后忙生产 已抢播农作物1万多亩

  

  20日上午,阳新县浮屠镇沿镇村云海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在给冬瓜地施肥、覆膜。

  20日,湖北阳新县雨过天晴,大地滚烫。中午12时,富河边气温达35度,大堤上,防汛人员顶烈日巡堤查险;堤坝下,农民冒酷暑抢收抢种,奋力生产自救。

  浮屠镇北煞湖农场北富生态种养殖基地上,刘富国和20名村民在抢种“早翻秋”,他们衣服被汗水湿透,但舍不得停下歇一歇。“不能歇啊,这个品种本来要在18号前播下去,今天已经迟了,只能抢!”刘富国说。

  受灾害影响,阳新县北富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绝收面积800亩,损失400多万元。在农业部门指导下,该公司补种水稻400亩,新挖育苗繁育池100亩,预计下半年有望挽回损失40万元。

  兴国镇宝塔村4000多亩泥蒿基地被洪水淹没后,村支书艾义法和党员柯亨兴、明廷旺等,一面巡守富河大堤,一面组织机械排水,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已全部复种。

  三溪镇竹林村妹思湖7月2日被洪水淹没后,村支书陈鸿文带领“党员突击队”,抢筑堤坎,加高堤防,开启3台机泵,昼夜排水,使800亩稻田郁郁葱葱。

  阳新县今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农业、水产、畜牧、林业等全面受灾,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3.75亿元。

  县委、县政府奋力抗洪抢险的同时,成立工作专班抓生产救灾。7月18日,该县召开农业抗灾保丰收现场会,动员全县干群搞好生产自救,实现夏季损失秋季补,夏秋损失冬季补,把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阳新县农业局局长杨东风介绍,截至7月20日,全县已抢播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14359亩。

(湖北发布/湖北日报、农村新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 (防汛沙袋哪里有卖宁晋)2024-04-23 15:54:08
  • (防汛沙袋多少钱一袋)2024-04-23 15:54:08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